close
看了壹周刊的介紹,忍不住跑去逛了一下~
結果卻大失所望.....
壹周刊把風景拍的好美!!可是到現場卻覺得差好大....
(o.s是我拍照技術差嗎??......好啦~我承認.....XD)
明明是假日也沒什麼人潮,路旁的標示也不是很明顯
很容易就錯過了ㄝ~
前往目的地的路上,天很藍,看起來很美~
到囉~
壹周刊拍的很美的生命寶樹,我拍起來是這樣.....
生命寶樹
這件作品以漂流木樹群組成迷宮,一顆璀燦的生命之樹立於迷宮中心。生命之樹,充滿了發光發亮的物件,成為守護生活和森林的重要象徵。在作品的創作期間,藝術家更邀請了花蓮地區的學童參與,在當地美術老師的帶領之下,共3百多位學童將他們的生命經驗以及部落的文化背景畫在棉布上,在展覽現場一張張吊掛在彩繪漂流木之間。學童們的創作作品就如同大自然與森林的守護者一般,與藝術家所設計的生命之樹形成一個精彩的生命對話。
藝術家葉蕾蕾的傳奇從北費城開始,80年代的北費城有30%失業人口,2/3低收入戶,社區裡充斥毒品與犯罪。生活在貧窮、暴力陰影下的孩子內心都渴望天使的守護,於是她指導孩子們利用瓦礫碎片做為馬賽克材料,在公園裡轉化為各種想像天使。葉蕾蕾更進一步成立了藝術人文村基金會(The Village of Arts and Humilities),以謙卑與熱誠,獲得當地人的協助,將垃圾掩蓋的惡劣環境改善,小朋友也跟著來挖土種樹、清理瓦礫碎片帶著社區人改善了一百多塊大大小小的空地,於是原本疾病叢生、到處有如廢墟的貧民區,變成擁有草地、荒野、都市小農場、辦公室、藝術工作坊、教室、低收入戶住宅的藝術花園社區。她的影響遍及世界各地。獲獎無數,美國公共電視台早已將她的事蹟拍成影片--「村子裡的天使」,在全美各地播放。
作品尺寸:直徑50m
材質:漂流木、棉布畫、鳥榕、壓克力片
材質:漂流木、棉布畫、鳥榕、壓克力片
(o.s有興趣的人自己去找壹周刊比對吧~)
接著就是隨拍了,大家加減看看唄~
日地與月池
草地上的圖案是用木頭排列的ㄝ!!
許願牌,看看大家都寫了些什麼吧~
圖騰花海(我怎麼看.....都沒有花海啦~嗚嗚嗚.....)
有些花也枯萎了,因為天氣實在太熱了咩~
來的時間太早,四周也沒什麼遮蔽物,原本想騎自行車, 可是太熱了~
最後就打消此念頭了, 腳踏車都載來了說~
整體感覺是有設計過,但卻沒有很完善的規劃和宣傳
覺得有點可惜,記得開幕時馬總統還有親自蒞臨說~
7/23就截止了,有興趣的人不妨來拍拍照吧!
天氣好時拍起來還不錯啦!!
全站熱搜